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最后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万通六君子,苦大没有仇)

文章 10个月前 nav123
163 0 0

关于【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最后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最后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万通六君子,苦大没有仇)

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最后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

导读: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再叠加调控影响,即便这次易小迪并未选择“佛系躺平”,被迫卖项目、卖物业,但融不到新鲜血液依旧难逃爆雷命运。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易小迪的名字上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还是和李亚鹏打造阳光100中国雪山艺术小镇的时候。这场联姻六年前在行业里激起了一些水花,但没能给他带来实质的收益。

身为与冯仑、潘石屹齐名的“万通六君子”核心人物之一,易小迪在多年前就收获了在行业里的名气。但离开万通之后,他行事显得颇为低调,几乎从不引人注意。直到不久前,阳光100中国自爆债务违约。

易小迪大概也不会想到,作为初代地产“明星”,时隔多年再次声名大噪,竟然是由其一手创办的上市房企爆雷所致。

延续的地产梦

相较于大家熟悉的恒大,阳光100中国无论名气还是规模都要小得多,之所以能够引发 社会 关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板易小迪的个人流量。

公开资料显示,易小迪1964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家庭。凭借自己努力,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及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8年,两大名校毕业的易小迪年仅24岁,正是踌躇满志之时,被当时在海南省委体改委工作的冯仑看中,受邀赶赴海南。

在这里,他认识了潘石屹、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5人,并共同创立了海南万通,人称“万通六君子”。

乘着时代的东风,海南万通成为当年海南淘金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创造了房地产界最早的神话。

时隔多年,潘石屹想起那段时间仍旧感叹:跟做梦一样,一会儿一个价,转手就是上百万。

然而,由于内部权力和利益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六人合作不久即带着各自的“第一桶金”分道扬镳。

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地产30余年,万通在“大哥”冯仑独自掌控下已经变得不像一家典型房企。冯仑渐渐开始热衷于一边分享故事、一边讲脱口秀。

王启富和刘军则隐入幕后,转向投资领域,一个进军 体育 产业,一个进入农业 科技 行业。

反差最大的当属潘石屹,起初只是财务负责人,后来独自创办SOHO中国卖写字楼,反成了六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然而如今时代东风已过,又迅速跌落谷底,想要出清资产而不得。

至此,能够始终如一坚守在房地产赛道上的,仅剩易小迪一人。

1999年,易小迪离开海南万通不久,就动身前往北京另起炉灶,着手创办阳光100中国,延续自己的地产梦。

后来,曾经的伙伴、作为海南万通法人和总经理的王功权,在先后经历了投资人、职业经理人履历之后,前来投奔这位昔日的总经理助理。从2015年8月3日至今,王功权担任阳光100中国非执行董事一职。

真·佛系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100中国的爆雷之所以引发较大关注,还在于其失败原因,与此前爆雷的规模房企均大相径庭。

不同于泰禾、富力等绝大多数高杠杆房企的激进扩张策略,阳光100中国尽管创立较早,且开局抓了“一手好牌”,但企业中后期发展过程称得上谨小慎微。

最初在北京CBD成功开发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之后,阳光100中国又接连在天津、重庆、长沙、济南、南宁等十几个城市开发了20多个住宅项目。

2004-2008年,阳光100中国迎来高光时刻,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强房企TOP10。彼时如恒大、碧桂园、龙湖、世茂等一众知名民营房企,就如现在的阳光100中国一般名不见经传。

然而,贫苦出身的易小迪飞上枝头之后,非但没有像其他房企一般,走疯狂拿地、举债、扩张的“常规”路线,反而表现得十分克制。

或是由于亲眼见识了海南楼市泡沫破裂的惨剧,原本就笃信佛教的易小迪日渐佛系,阳光100中国在发展上也绝不“冒进”。

在城市选择上,阳光100中国开始专攻二三线城市,把“不拿地王”作为底线,每个城市的拿地楼面价都有一个严格标准。

在如今看来,这样的优秀品质堪称行业楷模。然而,在那个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年代,易小迪的“谨慎”却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使阳光100中国白白错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良机,最终被远远抛在了身后。

数据显示,2004年阳光100中国高光时刻销售额为30亿元。直到2014年上市,11年时间其销售额仅翻了一倍,约为66.67亿元。

事实上,一切皆由性格决定。用冯仑的话说,潘石屹信佛是装神弄鬼,易小迪是真信佛。

同时,作为名噪一时的初代地产人,他并非不了解行业动态,也知道自己的经营策略将会错失良机。

易小迪说:“要是房地产继续疯狂下去的话,拿地王的人估计还能继续赚到钱,但是我不羡慕他们,因为这是他冒险得来的。”

王功权曾评价他:“假如某天大家都失败了,易小迪的心理抗挫伤能力会最强,会比别人更早站起来。”

潘石屹也曾在书中写道:“在我困难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总是易小迪,他不一定会给我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但他的讲话会给我力量,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然而,“六君子”中最让人放心的易小迪最终还是倒在了时代的浪潮下。

融资告破,自爆违约

即便爆雷,也不难看出易小迪的佛系性格:其他房企都是被债权人、供应商之类的爆出违约消息,只有阳光100中国是“自爆”。

12月6日,阳光100中国公告称,一笔1.7亿美元2021年12月5日到期的10.50%优先票据未能如期支付,已发生违约事件。

事实上,这已不是阳光100中国第一次爆雷。早在今年8月11日,阳光100中国就公告称,未能于到期日支付2021年债券的本金和溢价,已发生了违约事件,同时违约还触发了2022年到期的金额高达2.196美元、利率为13%的优先绿色票据的交叉违约条款。

同时,违约事件还将触发该公司其他债务工具的交叉违约,其中就包括这笔1.7亿美元的优先票据。

阳光100中国在公告中指出,由于中国金融机构加强资金流动监管及收紧放款,企业原定的融资计划无法达成预期,违约事件继续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结果早在年中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就已初现端倪。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阳光100中国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12亿元;企业对应的贷款和借款总额256.28亿元,其中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高达126.28亿元。

只不过,前后泰禾、华夏幸福,后有恒大、富力等千亿规模房企,少有人关注前10月销售额仅27.95亿元的阳光100中国。

业内普遍认为,阳光100中国作为老牌房企,其失败除了由于易小迪性格保守,导致早年错失扩张良机之外,还跟企业转型失利直接相关。

不同于恒大高调大跨度造车,阳光100中国的转型相关度很高,且跨度并不大。其失败的根源还是“时机”。

时机与实力缺一不可

自2014年上市之后,易小迪也觉察到自己在住宅领域失速,并非长久之计。恰逢正值上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阳光100中国便宣布从住宅产品开发商向商业地产运营商全面转型。

在易小迪的计划中,新的阳光100中国将从3条赛道打开突破口,分别为位于郊区、以阿尔勒文旅小镇为代表的复合型住区,位于城市、以凤凰街为代表的商业街区综合体以及命名为喜马拉雅的服务式公寓。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其接盘雪山小镇项目。

2015年前后,由李亚鹏开发的20.4万平方米文旅项目——丽江雪山艺术小镇遭遇资金困境,负债累累。

在易小迪看来,文旅小镇不失为房地产商转型运营的一个好途径,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毫不犹豫地出资1.94亿元收购雪山小镇项目51%权益,主导项目后续运营,以期盘活资产。

然而,彼时全国范围内的文旅小镇都几无成功先例,阳光100中国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销售及运营情况均不理想。

2015-2020年5年间,雪山小镇共销售1.48万平方米,不及收购面积的1/10,销售单价也从2015的1.95万元/平方米到2020年的1.52万元/平方米,不升反降。

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再叠加调控影响,即便这次易小迪并未选择“佛系躺平”,被迫卖项目、卖物业,但融不到新鲜血液依旧难逃爆雷命运。

有资深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称,文旅小镇、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耗资大、回报周期长,且对运营经验的要求也极高,即便如万达、融创等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司来操作,其间风险也同样不小,根本不是早已与时代脱节且实力不足的阳光100中国所能把握和承受的。

要知道,如今无论转型商业较为成功的龙湖天街、华润万家、中粮大悦城,还是转型文旅较为成功的融创文旅城,几乎都是在近年来住宅开发领域做到头部、遭遇瓶颈和强调控之后,才开始收缩住宅领域战线,在运营领域寻求突破和转型,大力发展而来的。

时势造英雄,古今皆如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小迪对于开发商转型商业、文旅等运营商的设想并无问题,错只错在时机选择太过超前,且错误地估算了政策形势与自身实力。回溯阳光100中国的发展,错过的风口不会再来,这些年试错沉没成本太多。前路漫漫,凶吉未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万通六君子,苦大没有仇

比起潘石屹的摄影、冯仑的自媒体,后来的“万通六君子”都在人生之路上找到了各自的爱好。除了易小迪还在坚守以外,其他人大都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如果说财富的相对意义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你不能决定你做什么,但是你有足够的底气决定你不做什么。

万通六君子中,看的最开的反倒不是素有“地产哲学家”之称的冯仑,而是股价“随他去”的潘石屹。

如果说追求财富,潘石屹在六个人当中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一位。2017年算得上是潘石屹最高光的时刻,SOHO在香港主板上市,如果当时他抓住了地产这一波浪潮,今天万科、恒大、碧桂园的格局恐怕就要改写了。

从海南回到北京之后,这六个人当中大部分继续还混在地产圈。冯仑、王功权继续执掌万通,易小迪开了家超市,无奈运气不好,2年之后就倒闭了。

倒闭之后,易小迪冥思苦想了一段时间,最终他将赛道重新定在了地产上。

有人说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决定后来,在地产上赚的第一桶金的万通六君子,重回赛道之后,起初都想做大,但是最终他们发现,商业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很清楚自己的天花板。

他们当中唯一还在地产的海洋中坚守的就是易小迪,除了对自己的和欲望的克制,易小迪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好。

今年1月,阳光100发生了一次闪崩。当天阳光100的股价大跌超过79%,收盘略有收回,但仍下跌了64.5%。截止今天阳光100的股价仍在1.5港币左右徘徊,尽管易小迪连续增持了公司的股票,但是面对38亿港币左右的市值,实在难言“成功”。

50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知天命的分水岭。易小迪不可能不明白。当然还有特殊情况,比如万达的王健林,他曾经在和陈东升的对话时,明确的表达到自己的心理年龄只有38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惯了首富的王健林,自然不会轻易的就“认命”。如果在商业上没有特别的天赋,那么五十岁热情也都早已退的七七八八。

比起易小迪,“六君子”中的其他几位可谓是看得很开,对于财富的态度,他们很是乐观。王功权前几年还上演了一出“私奔”的戏码,如果不是真性情,我想那么大的年纪恐怕早被世俗磨平了棱角。

对比普通人,他们财富早已实现了自由。五十多岁的年纪,他们也都明白了为自己而活的道理。

他们当中,离巨富最近的是潘石屹。前几年福布斯排行榜上,潘石屹、张欣的身价还有一百五六十亿。虽然他们不能像王健林一样,一出手就是800个亿……

2012年SOHO在策略上有了重大的转变,SOHO告别了散卖的模式,从此老潘和他的SOHO开始和中国地产的第一阵营拉开了距离。

当然老潘之前的职业是一个会计,算账是他的强项。去年他就给中国房地产算了一笔账,算来算去还是觉得房价太贵,这点和他的老朋友观点相反。

2014年老潘学李嘉诚卖掉了上海的好几处物业,虽然这些物业在后来又涨了一波,不过潘石屹并不为此懊恼。因为李嘉诚曾经说过,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与人分利和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所以对于潘石屹来说,能顺利出手业务才是正途。

一通卖卖卖之后,靠着一线城城市好几个项目收租的潘石屹是越来越清闲了,除了日常的拍照,最近他还爱上了木匠这门手艺。

对于SOHO的股价,潘石屹是真不关心。他曾经说过,我就是把自己的房子看好,股价爱涨涨、爱跌跌!

财富之外,是真性情,是豁达。

这点遭受过挫折,撞了南墙的王功权是懂了;刘军、王启富似乎也早已经懂了;从万通董事长卸任之后,冯仑也懂了。

去年在一个会上,冯仑对于房价做了一个预测。他认为未来要担心的不是买不到房子,而是卖不出去。往后的90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去世了之后,一家都有好几套房子,卖给谁去?

如果早几年,我想冯仑是断然不会说出这番话。

经历了半辈人生之后,财富也拥有了,生意虽然算不上很大,但是也都算成功。

2013年,冯仑在王功权女儿的婚礼上说道,“万通六君子”妻离子不散、家破人未亡、苦大没有仇。我想这既是对他们过往的总结,也是对过往的怀念。

江湖还在,只是故事早已完结。

本文关键词: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最后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万通六君子,苦大没有仇。这就是关于《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最后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万通六君子,苦大没有仇)》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世界网址导航网站:https://www.nav123.com!

沃德小站 | 表金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